多年来,中东地区的伊朗、沙特、阿曼,以及大洋洲的新西兰等国家的制造商凭借廉价的天然气原料资源,逐年扩大对华甲醇出口量。2010年,我国从上述国家进口甲醇519万吨,2011年达到590万吨,占到国内消费量的1/4。除原料优势之外,由于流通商与上述海外生产企业签署的均为长期合同,导致进口价非常低廉,如华东到岸价仅为2000元,竞争优势相当明显。海外甲醇一直对国内甲醇市场虎视眈眈,目前港口罐区储量常年保持在50万~60万吨,进口甲醇随时会冲击国内市场。
本土甲醇竞争不过进口甲醇,主要是成本因素。我国甲醇装置七成左右是煤头原料,煤炭价格对甲醇成本影响较大,目前原料煤价格节节攀升,价格普遍达到1700元,根本不是天然气企业的对手。另外,即使我国有部分天然气甲醇企业,但受季节影响较大,特别是冬季气荒会对其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。
海外甲醇对国内行业的冲击力度或将加大。主要导因是伊朗遭受欧盟等经济制裁后,阻断了甲醇对欧盟的输出,为转移消化巨量甲醇,伊朗已把甲醇销售重心调整到亚太地区,其中我国与印度为主要输出地,占其出口量的40%以上。加之伊朗通货膨胀严重,降低了进口国家的采购成本,反而更有利于其甲醇对外销售。
下游需求裹足不前虽然甲醇汽油、甲醛、二甲醚、醋酸等主要下游市场长期看好,但与甲醇爆发式增长根本不能相匹配,难于承载甲醇产能剧增。